惊鹤

「紫薇x孤剑」
↑↑强行同屏↑↑

揉碎在烟火气中的厚重情深——《大哥》与《过门》读后感

……我什么好话都不会说,但是我爱甜甜!

Blood§Bloom:

“想拿这种不痛不痒的东西威胁我,风刀霜剑言如雪?有本事埋了老子,老子怕过谁?去他妈的。”魏谦迈过了心里的那道坎,成全了最疼爱的弟弟;徐西临脑子里反复回想着“做什么事都要想清楚,不要等着以后应付不了再后悔”,也知道自己是被一时的孤单和空旷打败了,是可耻地软弱了。徐西临战胜甚至是逃避了万事求全的侥幸心理,亲吻了窦寻的颈侧。

这两句话是两篇文章的转折点,是单恋的终结,标志着文章感情线大幕正式拉开。魏之远之于魏谦,窦寻之于徐西临炽烈的感情终于得到了回应,这是令读者快慰的转角,他们那一刻站在了魏之远和窦寻身边,感同身受,福至心灵。而作为主角的另一方,魏谦和徐西临所做的抉择则艰难得多,那些挡在他们面前的鸡零狗碎、人来事往,条分缕析地在心里反复拉扯,患得患失地拿起又放下,终于无奈地想:“完了,栽在这儿了。”于是小心翼翼地端着遮掩许久的真心递给那人,草率又郑重。

这些浮缀在文章里的情节,爆裂在读者的情感里,瞩目异常。可是具体到两篇文章,他们的所体现的意义截然不同。在《大哥》浮世绘般酸甜苦辣的人生画卷行将卷终之时,这条起伏其中的感情线终于要完满收场,一锤定音,是锦上添花。在《过门》木葱风朗、年少如歌的纯真时代尚未谢幕那刻,这段美好热烈的情感线却刚要开始,前途未卜,是龃龉伊始。而横亘在这近首、接尾的两点间波澜壮阔的大片篇幅注定了两篇文章重心不同的格局——《大哥》将最艰难的境遇,最坚韧的亲情和盘托出,用穿流于身边的世间百态铸就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冷暖人生,辅以一脉相承的厚重情感,实实地压在人心上,令人动容;《过门》把百转千回的感情同世俗内心的牵绊交织在一起,在千帆过尽的世事里牵着自始至终的钟情,万家灯火不及你回身抬眸。《大哥》用亲情垒起长城万里,《过门》以爱情搭出高楼千丈。

在两篇文章中,有一条同样重要,带着温度的关键词:“家”。对于《大哥》而言,大哥魏谦一手撑起了这个家,这个家是由小变大的一个过程,从最开始魏谦与妹妹艰苦度日,到后来捡到了弟弟魏之远,再到后来的宋老太,这个家才逐渐的丰满了起来。而对于《过门》来说,“家”是一个由大到小的过程,从最开始时徐西临、徐进、徐姥姥、杜阿姨、狗“豆豆”组成的大家,连同搅在一起的窦寻的那对奇葩父母,热热闹闹,鸡飞狗跳,到后来,徐进去世,杜阿姨回家,“豆豆”老去,姥姥的无疾而终,窦寻被徐西临迫于世俗压力忍痛赶走,整个大家分崩离析,只留下他孤身一人,只留下了隐埋心中关于窦寻的一丝遗憾,直到与窦寻旧地重逢,这个家才终于又是一个家。因此,在这两篇文章中,“家”就是身处苦难里最珍贵的财富,它寄存了主人公对生活的希望,是面对艰难困苦的坚实堡垒,更是两篇文章中感人至深的精魄所在。

文章之所以能撼动人心,是因为蕴藏于其中的精神、事物能与读者产生共鸣,甚至有些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问题在作者幽默的探讨与发问下,变成含泪的笑。而令这一切发生的基石,便是作者笔下优缺点并存的群像式的人物刻画。他们因为身上可爱的闪光点令读者倾慕其中,而那些人性所共有的阴暗面才是令他们真正活起来关键,魏谦的冲动,魏之远的心机老成,徐西临的懦弱,窦寻的倔强强横让他们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,让他们成为了社会中形形色色平凡人物中的一个,他们披星戴月地穿过数载年华赶到我们身边,用平凡的身份演绎着最不平凡的故事。这是两篇文章的故事,更是我们的故事。

文章深得人心还得益于作者幽默老练的文笔,读多了priest的文章,很难再适应其他有些文章枯燥死板的描写方式,她用灵活的叙述方式把本平淡无趣的日常生活也写的生动逗人。摘取《过门》中的一个例子:

“自从月考之后,他们班的皇帝轮流做的’状元’之位就成了某位牲口的私人领地,不管大考小考,该牲口一律是一骑绝尘,项背不用说——连蹄子都望不见。”

只是描写窦寻学习成绩优异,本来一句“难以望其项背”即可表达本句意思,但是作者将这句话拆开来,夸张化的描述入木三分地强调了窦寻学习成绩优异这一要点,而用“牲口”代称与广大读者学生时代的记忆想吻合,于此,浓浓的说书气息混着烟火气让读者舒心一笑,铺就了整篇文章接地气的风格特点。这是这两篇文章的先天优势,这是作者文风最契合的题材。相比作者此后的创作——《杀破狼》和《默读》,本文的感情线恰到好处,多一分腻味,少一分不及,感情暗藏在人物只言片语中不是太浅以至于一眼望到了底,无从回味,又不是太深,免得读者捉摸不透作者的意思,反倒浅薄了文章的深度。而这些到了后作中,作者明显更深地埋藏了感情的部分,加重了叙事的环节,朝着情节化、正剧化发展。感情依旧真挚,只是探寻起来更加地吃力,有些形销骨立。

通读二文,我对文章的题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:“大哥”不仅是指文章中心人物魏谦,更是一声深切的呼唤,一句短促却凝重的寄托。这最简短的文字凝练出最饱满最动人的情意,他包含了整个家庭的情感纽带,更包含了融汇于魏之远情感长河中沉淀如金的诠释。因此,这个题目无比炽热,饱含温度也自带声音。“过门”的字面意思是媳妇娶进门或者女方第一次到男方家里,对应到故事中,窦寻被母亲“卖”到徐家导致日后与徐西临产生的身后的羁绊像极了这层含义。作者在文中借窦寻母亲祝小程之口与文章标题呼应“我没想到把你送到徐家是这么个结果,要是早知道……我也没别的地方托付你,可能都是命中注定吧”。从另一层含义上讲,“过门”指的是他们与家的关系——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中“过门”的含义。对于窦寻来说,他在心里唯一承认的家是和徐西临一起生活过的家,而对于徐西临来说,这个家是承载着亲人和回忆的地方。当家里人逐渐分离只剩他一人之时,这个空的房子自然失去了它所承载的意义,他把房子卖了,这也成为窦寻多年未曾找到徐西临的原因——从家门前经过却再无从进入。而到了最后,虽然窦寻对这个家的问题依然耿耿于怀,但是他们终是达成了共识,徐西临与窦寻的家从某种意义上重归于好——徐西临的家又有了至亲至爱之人,窦寻的家因为接续了他们的感情变得重新有了意义。“引到永生,那门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到的人也少。”——《圣经·马太福音7:14》,“过门”名字的由来,开篇题句,意指想要得到永生,需得费尽力气,持之以恒,需得克服人世间的诸多困苦,需得成为人中之圣,方不同于走向灭亡意味的宽门、大路的大多数人,这些少数的人因此得到了永生。引申到此文中,也指徐西临、窦寻经历了多年波折困苦,获得了内心的自由、摆脱了人世的困扰,修得了“永生”正果。而从更广义的角度讲,包括蔡敬、姥爷、宋连元等人包括“乡里”,他们无不已经越过了各自人生的“窄门”,或者正在“越过”窄门,朝着更有希望的道路迈进,这是作者对整个故事的期冀,同样,也是贯穿全文的精神上的主旨。[感谢读者提醒。]

这两篇文章重新定义了我对世俗爱情的理解,它们同样可以在平凡中伟大,它们同样可以诠释至纯至甘的亲情、爱情。

评论

热度(358)

  1.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